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在职考研 - 正文
2011年中国矿业大学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2011-6-14 22:21:52 【字体:小 大】

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我校2011年继续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
  一、招生类别
  (一)公共管理硕士(MPA)
  1.报考条件
  2008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2.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4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时由我校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3门全国联考。
  3.考试大纲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版)
  (二)工程硕士
  1.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 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 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2.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
  (1)考试科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简称GCT)、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特别提示:我校只招收“GCT”考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
  (2)考试方式: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生取得的GCT成绩一年有效;第二阶段,考生根据我校划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到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相应工程领域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详细内容见“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工程硕士入学考试第二阶段考试安排”(另行通知)。
  3.考试大纲:“GCT”:《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招生领域

序号

工程领域

学院

联系方式

序号

工程领域

学院

联系方式

1

建筑与土木工程

力建学院

83590619

11

化学工程

化工学院

83591060

2

控制工程

信电学院

83590816

12

水利工程

资源学院

83591012

3

电气工程

13

地质工程

4

电子与通信工程

14

机械工程

机电学院

83590705

5

工业工程

矿业学院

管理学院

83590566

83591291

15

仪器仪表工程

6

物流工程

管理学院

83591291

16

环境工程

环测学院

83591309

7

项目管理

管理学院

力建学院

83591291

83590619

17

测绘工程

8

材料工程

材料学院

83591870

18

安全工程

安全学院

83590586

9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学院

83591717

19

矿业工程

矿业学院

化工学院

83590566

83591060

10

软件工程

20

动力工程

电力学院

83592780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